俄乌冲突的终结可能通过以下方式实现:
一、交换战俘与信任重建
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提出以“全部交换”被扣押人员作为结束冲突的起点,包括释放2014年至2022年间被俄方关押的乌克兰人。俄方虽未直接回应,但副外长里亚布科夫曾表态愿在“利益平衡”基础上解决乌克兰问题。此类行动可能为后续谈判奠定基础。
二、大国斡旋下的利益交换机制
美俄之间存在战略交易空间,例如美国解除部分对俄制裁以换取俄军从第聂伯河以西撤军,欧盟承诺乌克兰入盟以换取其放弃克里米亚主权要求。特朗普政府近期提出以“稀土资源抵偿援助”等交易性方案,并暗示乌克兰需降低领土恢复期望。此类利益交换或成为打破僵局的关键。
三、领土与安全保障矛盾的妥协
俄方要求乌克兰承认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的“领土现实”,而乌克兰坚持恢复1991年边界。当前战场形势显示,乌克兰无力夺回俄控地区,可能被迫接受停火线固化现状,以中立地位换取安全保障。俄方已提出沿当前控制线建立“安全区”,并强调优待俘虏以避免刺激民意。
四、停火协议与阶段性谈判
近期美乌会谈透露,双方可能以“30天停火”开启谈判,乌克兰或通过库尔斯克战役的战术成果争取谈判筹码。俄美均有意结束冲突:俄罗斯需缓解经济制裁压力,美国则希望将资源转向国内事务。
五、外部压力与内部政治变动
美国态度转变
:特朗普政府中断对乌军事援助,迫使泽连斯基接受美国主导的妥协性方案46。
国内反战情绪
:俄乌双方均面临民意压力,若民众普遍反对战争,政府可能被迫停战58。
突发政治事件
:如一方出现政权更迭或领导人意外变故,可能直接导致停战8。
潜在风险与挑战
停火脆弱性
:即使短期内达成协议,双方在领土、制裁、北约等问题上的分歧仍可能引发冲突反复。
西方阵营分化
:欧盟内部对俄立场不一,可能影响对乌援助的持续性。
俄罗斯战略韧性
:俄能源经济支撑其长期作战能力,若西方制裁松动,俄方妥协意愿或降低36。
当前最可能的路径是美俄主导的阶段性停火协议,通过领土现状固化、解除部分制裁、乌克兰中立化等条件实现暂时和平。但深层次矛盾仍可能为未来冲突埋下隐患。